各种传输介质对比

标准名称10 BASE 510 BASE 210 BASE-T10 BASE-F
传输介质同轴电缆(粗缆)同轴电缆(细缆)非屏蔽双绞线光纤对(850 mm)
编码曼彻斯特编码曼彻斯特编码曼彻斯特编码曼彻斯特编码
拓扑结构总线型总线型星形点对点
最大段长500 m185 m100 m2000 m
最多结点数目1003022

Tip

“10”指速率为 10 Mb/s; Base 指基带以太网;T 指双绞线;F 指光纤

双绞线

双绞线是最常用的传输介质,在局域网和传统电话网中普遍使用。绞合可减少对相邻导线的电磁干扰。为了进一步提高抗电磁干扰的能力,还可在双绞线的外面加上一层金属编织成的屏蔽层,这就是屏蔽双绞线(STP)。无屏蔽层的双绞线称为非屏蔽双绞线(UTP)。

同轴电缆

同轴电缆具有良好的抗干扰特性而被广泛用于传输较高速率的数据。同轴电缆一般分为两类:

  1. 50Ω同轴电缆,主要用于传送基带数字信号,在早期局域网中应用广泛
  2. 75Ω同轴电缆,主要用于传送宽带信号,在有线电视系统中应用广泛。

光纤

光线特点:

  1. 传输损耗小,中继距离长
  2. 抗雷电和电磁干扰性能好
  3. 无串音干扰,保密性好
  4. 体积小,重量轻

利用光的全反射特性,可让从不同角度入射的多条光纤在一根光纤中传输,这种光纤称为多模光纤,多模光纤的光源为发光二极管,多模光纤只适用于近距离传输。

无线传输介质

  1. 无线电波
  2. 微博、红外线和激光

物理层接口的特性

  1. 机械特性: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、引脚数目和排列、固定和锁定装置等
  2. 电气特性: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的电压范围、传输速率和距离限制等
  3. 功能特性: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的意义,以及每条线的功能
  4. 过程特性:也称规程特性。指明对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